4月19日上午,ju11net九州体育科技小院暨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学生综合服务楼501报告厅举行,副校长严建兵教授、ju11net九州体育常务副院长李斌教授及各学院分管研究生教育工作负责人、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校内负责人代表参加会议,特邀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李健强教授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李建强以《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模式介绍》为作了主题报告。他强调,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教育需要聚焦三个问题,即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平台缺乏,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方法缺乏以及产教融合产学融合机制缺乏的问题。基于服务国家战略,追求卓越,示范引领的需求,李建强谈到,中国农业大学提出“零距离爱知笃行,干中学追求卓越”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新理念,以科技小院育人平台为平台,建立扎根一线、全国联网的科技小院育人新平台,创建“四阶递进、五育并举”全过程育人新体系,形成“党政产学研用”六方协同保障新体制。他表示,科技小院经过多年的实践,育人成效显著,学生创新创业成效斐然,服务脱贫攻坚与绿色发展贡献突出,实现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协同创新。
李斌介绍了ju11net九州体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现状、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情况。针对基地数量和质量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实践需求、基地建设制度体系不完善和双导师制运行实效有待提升等问题,李斌表示,要以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发挥基地对专业实践的支撑作用,提升基地管理效能,提高校内导师实践能力和行业导师指导能力,撬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园艺林学学院张余洋教授介绍了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示范基地——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基地建设情况,基地强化学校与科研院所全产业链协作,优势互补、产教融合,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水产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琼分享了渔业专业学位硕士实践教育体系构建情况,学院以渔业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两本一答辩两单列”质量保障制度,提升实践育人成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学院黄飞若老师介绍了学院“四循环”一体培养兼具“两家”素养的牧医领军人才培养模式,即“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问题循环,“科研创新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平台轮转循环,“论文-产品-商品”成果循环,“毕业-就业创业-再深造”身份循环,培养兼具“科学家+企业家”素养的牧医人才。

严建兵最后谈到,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未来社会一定是知识的双向流动,只有坚持四个面向,多学科交叉,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才能解决生产实践问题,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他强调,学校人才培养理念要转变,教师不能将发表论文作为唯一的事业追求,鼓励学院实施有组织的科研、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探索具有华农特色的实践教育模式。他指出,襄阳书院有广阔的物理空间,鼓励研究生到襄阳开展创新实践,将传统农科与信息技术及工程技术相结合,探索智慧农业生产新模式,推动地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面向生产实践培养一批高层次知农爱农的科技人才。
推进会上,严建兵、李健强向ju11net九州体育首批13个科技小院首席专家授牌。